保鮮冷庫在使用過程中看起來不錯,但是耗電量一直居高不下。相信很多用戶在這方面都很頭疼,因為電費占制冷設備日常運營成本的50%以上,這直接決定了冷鏈項目的盈利能力。因此,提高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必由之路。
目前國內保鮮冷庫存在的主要問題是:
(1) 設備技術落后,管理粗放。國內冷庫的興起是在上世紀80年代,但這一時期建造的冷庫普遍自動化程度低,設備技術陳舊,效率低下。在管理方面,由于多年來受國有體制的影響和能源價格長期處于低位,企業的管理一直是粗放型的。大多數冷庫沒有能源消耗檢測儀器,也沒有建立能源賬戶。因此,能源消耗在許多企業占30%以上的成本。
(2) 部分冷庫的設計還沒有完全規范,存在很多安全隱患。我國很多冷庫都是無證設計安裝,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和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的現象比較普遍。操作人員未經專業培訓,無證上崗,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。
(3) 在我國,并沒有把整個冷庫作為自動控制的對象,不僅針對某一個制冷元件,而沒有真正滲透到系統本身,也沒有一套適合于網絡自動控制的新型制冷控制元件。
針對上述冷庫存在的問題,提出了幾種冷庫節能途徑。冷庫的節能方法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:設計節能和管理節能。
設計節能方面:
(1)合理確定設計參數。減少制冷劑蒸發溫度與冷庫內溫度之間的溫差。據測算,當蒸發溫度降低1°C時,將多消耗3%—4%的電能。此外,降低溫差對減少倉庫中儲存的食品的干耗也極為有利。
(2)合理設置制冷量,壓縮機制冷量的合理設置與冷庫的實際制冷量。在對冷庫耗冷量的計算進行總結后,不能盲目增加保險系數,配備更多的冷量。
節能方面的管理:
(1)合理啟動機器,降低壓縮機的耗電量。目前,大多數冷庫仍采用人工操作來調節啟動,盲目啟動的現象比較普遍。了提高壓縮機的合理性和經濟性,研究結果表明,可以遵循三個原則。第一,正確估計冷庫實際制冷量的變化。第二,在保證滿足制冷負荷的前提下,盡可能減少啟動次數,提高壓縮機的運行效率。第三,調整開機時間。在不影響冷藏物品冷藏質量的前提下,利用夜間“糧價”運行,減少白天“峰谷”運行時間,避開用電高峰期,降低運行成本。
(2)快速定位高耗能設備,及時、準確地發現和解決問題。每個冷庫項目、每個制冷系統每個月的總耗電量以及每個時間段的詳細耗電量,如當前實時耗電量、當日耗電量、歷史耗電趨勢等。對高耗電設備的其他參數進行詳細研究,進而對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維護和管理,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。
(3)使用智能管理系統,可以解決系統表面運行良好,但實際運行中存在問題的問題。智能監控系統的運行狀態,及時發現系統運行偏差和故障,并及時調整,使系統運行在正常狀態。